第二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将永远载
史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正像一首歌曲所唱的,
“有一个老
,
他来到了南海边。
他画了一个圈,
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
改革开放了!!!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首先是做生意的多了起来,三岔镇上,村
经常见到有
打着快板卖老鼠药。
还有一些南方
,他们称之为侉子,说话侉里侉气的,背着一个
锅,走村串巷的喊,
“锔锅锔盆喽,有锅盆拿来锔喔。”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员也走出了办公楼,见
就问,
“贷款不?贷款不?鼓励贷款了?”
就连刘罗锅,也在农闲时,在村
的大槐树下说起了大鼓书。
这刘罗锅,天生奇才,虽说是小学二年级毕业,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看一遍《岳飞传》,再添油加醋,就能说的令
留连往返。
村民们
听,有钱的帮钱场,没钱的帮
场,每说到紧要关
,锣鼓猛地一敲,便停住不说。
听众们识趣,便往里扔钱,一分二分也行,一毛两毛也中,反正多多益善。
扔了钱,便书接下回,没钱,刘罗锅失了说书的兴趣,便
耗着。
……………
村民们有空闲放开了手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的小岗村首先带了
,分田到户。
这预示着,一个村的
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了。
那些出工不出力的懒汉二流子,混世魔王再也混不下去了。
分田到户,由你当家作主,想种蔬菜种蔬菜,想种小麦种小麦,只要按时
上公粮,没有
在催促你上地
活。
有钢用在刀刃上,
完了农活,你还可以去
一些别的营生。
这年的三月份,旮旯村开始了分地。
兰花花家两
,分了两亩半地。
老兰
起早贪黑地在地里摸索,用钉耙把地
地翻了一遍,又把大坷垃耙的
碎,再撒上农家肥,才种上了麦子。
当然,生产队也随之消失了,但生产队长周庆三没有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队书记周庆三。
丢官的是会计周建国,这家伙灵敏的像只猎狗,他嗅到了商机,辞去了大队会计的职务,
起了货郎。
周建国每天拉着板车,摇着拨郎鼓,走村串巷地喊,
“红
绳,胶米棍,针
线脑顶针儿,弹弓皮花丝线,还有鱼钩快来看。
我的鱼钩点三点,不钩鼻子就钩眼。
…………。”
听说,他的生意很好,总有村民见他去镇上割
吃。
队里的土地分光了,队里的猪牛羊群也分光了,还有那些生产工具。
兰花花家分了一
羔羊,一张犁铧,一辆板车。
当然,没有了羊群,老兰
的大队饲养员也正式结束了。
但,也有好的一面,旮旯小学离村太远,那房子又年久失修,生怕一场大雨浇倒了。
经过村委会研究,既然队里没有了牲
,
房又好,
脆把小学校搬了过来。
这下兰花花有福了,小学就和兰花花前后院,方便多了。
只是老兰
没有羊群可放,他又是闲不住的
,他一开始是钓鱼,但他沉不住气,等了两分钟,见没有鱼上钩,便用鱼竿朝水里戳几下,或者用石
狠狠地砸向水里,换个地方再钓。
一顿饭功夫,他能换五六个地方,也没见他钓到鱼。
兰花花生怕他闷出病来,便让马大庆想办法。
马大庆见未来的老泰山无聊,便投其所好,买了个
米花机送给了他。
这下,老兰
有事
了,每天
神神地去串乡。
到了哪个村,只要把米花机一摆,马上就有
来炸米花。
那“澎澎”声震耳欲聋,老兰
听着特别带劲,用他的话说,就像又回到了战场,用大炮轰击美国鬼子似的。
米花机一响,黄金万两。
虽说没有万两黄金,但这可比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强多了。
袋里有了钱,兰花花又有了心思,如果她和马大庆结了婚,老兰
一个
孤零零的在乡下,说实话,她放不下心来。
接到城里去吧,老兰
的
格,又住不惯,这令兰花花左右为难。
忽然,一个大胆的念
在兰花花心里闪现,给父亲找个老伴。
老兰
的老伴还没有物色好,那边营业员马大庆朝兰花花家,跑的更勤了。
毕竟,两
的岁数也都不小了,婚事也该提上了
程。
有
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套路,有套路的地方,就有了烦恼。
而学校,也是个小小的江湖。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
世故和烦恼。
旮旯村小学己经有了三个年级,但教师仍然只有两个,兰花花和周铁锅。
公社里也分过来了一个师范生,但过不了一个学期,就闹腾着调走了。
这里沒有电,只有连绵的大山,贫穷,偏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鬼不生蛋的地方,除了野狼,猫
鹰,谁愿意留在这儿?
大队里也找过几个初中生,无奈,改革开放了,广东遍地是工厂,随便进个厂,一个月的工资再低。也顶的上当民办教师半年,哪个傻子愿意
这个?
这时,兰花花的搭档,数学老师周铁锅,已经和点点结了婚。
两
的
子很幸福,周铁锅教学,点点每天拉着板车去村
烤烧饼卖,这也算是亦儒亦商了,这是旮旯村最挣钱的一对。
看到点点的幸福生活,兰花花突然想起了点点的母亲。
点点的母亲于雪芹,年纪轻轻的就死了丈夫,她拉扯大了四个孩子。
孩子们结了婚,于雪芹放出了
风,想找个老伴度过余生,不要一分钱彩礼,只要对她好就行。
那天,兰花花放学后经过小菜园,她见于雪芹在菜地里拔
,便走过去探她
风,
“于婶,听说你打算找个老伴?”
于雪芹个子不高,又瘦,而且是个喜欢打扮的
,显的年轻而
练。
“是呀,是呀,
老了,就想找个
唠唠叨叨。”于雪芹说。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
,知根知底儿,兰花花也不隐瞒,
“你看俺爹咋样?”
于雪芹笑了,“很好呀,老兰
又正派,又能
,而且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中不中?”兰花花问。
“中,中,只要凭爹同意,我没意见。”于雪芹
点的像
啄米。
就这样,在
儿的撮合下,老兰
和于雪芹又成了一对。
老兰
和
儿商量好了,就在“五一”这天,老兰
和于雪芹结婚。